問題解答

問題

石刻六字大明咒功德
石刻六字大明咒功德阿尼活佛作格桑仁珍上師譯諸佛大悲法界智,一切總集世自在,救度怙主觀世音,稀有無比敬頂禮。甚深六字大明咒,顯密經續之精髓,易修難遇殊勝法,撰刻功德無有量。難遇三寶之根本,六字明咒真稀有,恒久不滅興法力,石刻六字真稀有。遍及黃金大地座,無須座椅真稀有。彩雲虹霞作帳蓬,無須遮擋真稀有。任意刻畫於岩石,無須紙張真稀有。鋒利鐵鏨勤刻寫,無須筆墨真稀有。自然任運嘛呢堆,無須房屋真稀有。百個山谷賊寇來,無法盜取真稀有。千個強盜呈橫行,無懼搶劫真稀有。萬個欺世霸道者,無法強佔真稀有。世道無常萬千變,無動無憂真稀有。空曠山野常安住,無須侍者真稀有。一次刻造功千秋,無須吝嗇真稀有。書寫簡便六字咒,筆劃無錯真稀有。世界生滅長住世,無須照料真稀有。風吹雨打雪埋沒,無法侵蝕真稀有。四大自然誦咒聲,無須誦師真稀有。隨力撰刻無交易,無須嫉恨真稀有。錢財多少不限量,簡單易行真稀有。石刻一句之功德,大地難容真稀有。江河自然遍圍繞,無須水供真稀有。日月光芒作明燈,無須燈供真稀有。群星百花滿天地,無須會供真稀有。清淨虔誠恭敬心,見聞解脫真稀有。善業無比法之首,含攝萬法真稀有。即使世界成微塵,事業普遍真稀有。刻造一個嘛呢堆,成就二利真稀有。 阿尼活佛親口述,善思念者真稀有。如此廿九稀有贊,如法勤做真稀有。真實稀有廿九法,清淨意樂精進行。無盡安樂六字明,利益六道一切眾。嗔恚殺生根本墮,地獄業因難對治,撰刻六字大明咒,烊銅熱鐵化紅蓮。慳吝不舍刻薄行,悲苦饑渴餓鬼類,撰刻六字大明咒,受用圓滿離苦逼。愚癡貪欲啖眾生,遭殺屠戮畜生業,撰刻六字大明咒,遠離血光諸災難。煩惱五毒傲慢心,生老病死海難渡,撰刻六字大明咒,解脫輪回四苦海。嫉妒嗔恨諍鬥心,永處猛烈恐怖中,撰刻六字大明咒,解脫戰爭不如意。有漏善業暫安樂,五衰相現悲痛苦,撰刻六字大明咒,解脫無義自私心。殺生須以自命償,速刻六字替代身。偷盜貧窮困苦報,速刻六字償還銀。邪淫不淨五濁根,速刻六字清淨衣。妄語欺詐虛偽行,速刻六字安忍地。飲酒罪惡之根源,速刻六字甘露液。墮胎地獄短壽因,速刻六字救渡船。魔類債主怨敵害,速刻六字金剛帳。瘟疫奪命耗散鬼,速刻六字自安樂。尋香並與中陰身,速刻六字施妙食。非時夭折疾病等,速刻六字大藥王。諸所願望不如意,速刻六字如意寶。惡夢顯現不吉祥,速刻六字安樂床。家宅不安訟事起,速刻六字鎮伏劍。六親先亡悲戀慕,速刻六字超薦船。遠赴他方險惡處,速刻六字護身符。世間善樂暫顯時,速刻六字吉祥結。受用圓滿無缺時,速刻六字如意樹。三毒熾盛心散亂,速刻六字禪定鎖。居士言出誹謗語,速刻六字懺悔咒。僧人黑白信財豐,速刻六字大悲船。如意摩尼妙珍寶;無法比擬之功德,錢財受用虛耗散,無有實義應了知;如法圓滿二資糧,如不用此方便法;無論聖尊諸菩薩,數劫難獲妙意果;因緣成熟勝發心,普救有情力圓滿;妙語六字嘛呢堆,所有法門無一餘;撰刻功德相等同,釋迦尊者所授記;如此功德不思議,經續二十一部等;種種顯密所記載,任誰都可勤修行;來世解脫到彼岸,今世消災亦免難;結緣救度鹹解脫,大悲蓮師如是說;供養恒河沙數佛,不如撰刻咒一遍,供養功德釋尊說。如法思維精勤行;解脫吝嗇煩惱結,資財佈施心歡喜;恒久安樂如意果,速得資糧勤修行;清淨慈心所宣說,利樂法語化甘露;普潤大地所有處,一切眾生證菩提。 一切諸佛總集大悲觀世音菩薩,其普渡無邊利益事業的心咒――六字大明咒。此咒為一切顯密佛法的精髓,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菩薩名除蓋障,懇請佛傳授六字大明咒,釋尊雲:“我于過去世,曾無數世為求此咒行無量苦行,仍未得到。後蓮花象王佛出世,終得世尊傳授此咒。而過去蓮花象王佛,為求六字大明咒經歷無數世界,學習此咒不得結果。乃至西方極樂世界,謁見阿彌陀佛,阿彌佗佛乃請觀世音菩薩傳授,時極樂世界震動,天雨寶華,種種神變瑞相現前。蓮花象王佛獲咒後,普渡眾生,無量無數。”六字大明咒功德不可思議,佛經雲:假使讓四天下的人全部成為七地以上的菩薩所得的功德,比不上誦持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不惜身命以無量七寶受用等供養恒河沙數諸佛菩薩,不如撰刻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大。撰刻的功德可以迅速圓滿福德智慧資糧,迅速成就佛果,登地菩薩如離開此方便法門,多劫難圓滿菩提果。撰刻六字大明咒在眾多善行中是最方便、最長久、堅固無變最上之行,如經中雲:刻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如有形,整個虛空也無法容受。對於清淨虔誠者,有見聞解脫的大利益。為一切善業之首,並且含攝所有法要。撰刻時不須紙硯筆墨,在石壁等堅硬的地方隨意鑿刻。刻好後不須房間來存放,也不怕盜賊盜取搶劫。即使世道千變萬化,也沒有為他擔憂的必要,更不須派遣侍者來照顧他。而且它的書寫簡單,也沒有校對的必要。一次刻好後,千秋萬世都留在世間,即使世界到壞劫時變成微塵其功德亦不會消失。地水火風、雨淋雪埋成為自然讀誦的聲音,無須迎請僧眾來念誦經文。錢財不限多少,都可以來做此功德,不會受到吝嗇的污染。也遠離相互攀比,爭鬥。江河泉流、日月星辰、森林野花都是天成的供養,無須籌備供品,勞形周折。在世間由於不明佛法的道理,由貪嗔癡造作了種種殺、盜、淫、妄、酒等,必落三惡道之業。應以此方便法對治懺悔。在家居士指責出家僧人的過失,乃至傳揚,誹謗,或壞失根本戒律等嚴重過失,除懺悔外應以此方便法對治。出家人如果接受亡人或世人的信財,應經常為他們撰刻六字大明咒,不至以後後悔。我們應仔細思維刻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並經常盡力去做。在超度亡人時,諸事不順利時,心有所願等時更要精勤從事。尤其在父母去世時,兒孫們應用父母留下的財產,為父母撰刻六字大明咒,先亡可以因此無量功德得到安樂,兒孫和整個家族也可獲得更大的利益,並留下慈孝的美名,讓後人永遠讚頌。而現在許多人在亡人屍骨未寒時便開始爭奪其遺產,從未想過為自己操勞辛苦一輩子的父母,為他們行善積德、懺悔罪業。這樣的行為令人不齒,也將積累深重的惡業。我們應在自己有能力時,為自己和一切如同父母的有情眾生,多種善根、積集資糧。並勸導他人,共同以此殊勝方法作為五濁惡世的明燈。回 向我等今至輪回未空前聖教所有一切法要等播撒無盡塵刹諸世界唯願蓮師教法恒。 \ 數千年不滅的功德大海---石刻大藏經 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典籍彙集起來編成的一部全集。起初叫作“一切經”,後來定名為“大藏經”。藏文大藏經全藏分為《甘珠爾(佛語部)》和《丹珠爾(論疏部)》兩部分。《甘珠兒》也稱“正藏”,是釋迦牟尼本人語錄的譯文,是佛教的原始經典,具有指導無量法界眾生走向解脫的無上智慧。為使佛教教義正確無錯無偽的保存下來,佛教傳承亙古留長代代相傳,法輪常轉救度眾生,沒有比用捐刻《大藏經》瑪尼石的方式更最好的了。更何況千年以來,藏地就有用捐刻瑪尼石加持祈福消災。捐刻一塊瑪尼石尚有無量功德,何況是《大藏經•甘珠兒》瑪尼石,其功德意義更是不可言喻。 華智仁波切對石刻佛經曾這樣開示:“建造此等能依,能利益無邊眾生,土堆與泥像容易被水侵壞,金銀鑄成的有被盜之險,壁畫與唐卡也難擋違緣,若建造經堂,則難以找尋如法供養和管理者,語能依經典書函也易散難持,而只要瑪尼石堆建造以後,夏日無需修頂防漏,冬日不用掃雪禦寒,也不必提防鳥巢鼠害,更不要管家像燈師。所以,別人的能依建造如同只抓樹枝,而我乃如同抓住樹根看到了重點,即便是惡敵強盜漫山遍野,也無需擔心被人偷盜而可長存于很多世代。” 自古以來,漢藏兩地的歷代高僧大德為了利益無量眾生而想盡辦法保存佛經,以續佛慧命,讓佛法的明燈流傳不滅,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石刻大藏經的方式。 石刻大藏經的功德利益: 參與捐資刻石刻大藏經者,發清淨心以三殊勝攝持,將獲得所有捐刻石刻大藏經的功德,同時還獲得所有轉繞瑪大藏經瑪尼石堆者的轉繞功德,成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殊勝緣起與福德資糧。   大藏經瑪尼石能夠保存的非常長久,千年也不會腐爛,即使石頭腐爛了,石刻大藏經功德也不會消失。凡參與隨喜捐刻者,在石頭未損壞前,以後無論轉生到那一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將持續的獲得加持。而刻經的功德,乃至成佛前都不會耗盡!   風吹到大藏經瑪尼石上再接觸到的眾生,都將因大藏經瑪尼石而受益。病中之人,清靜心瞻仰、供奉、轉繞石經,將逐漸痊癒。善緣發心增刻者,將種下廣大善因,現世平安健康吉祥,增上福報,功德累世不失。 佛陀在經中親口講過:“末世五百年,我現文字相,作意彼為我,爾時當恭敬。”《大般若經》中也說:“法是佛身,若供養法即供養佛。”還有《大方便佛報恩經》說:“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歷代三寶紀》亦雲:“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其實經函等文字就是佛法,能夠出生三世一切佛。 印光大師在《關於印造流通經像的利益功德》一文中開示:“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導于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以是之故。凡能發心,對於佛經佛像,或刻或寫,或雕或塑,或裝金,或繪畫。如是種種印造等法。或竭盡己心,獨力營辦。或自力不足,廣勸眾人。或將他人之已印造者,為之流通,為之供養。或見他人之方印造者,為之贊助,為之歡喜。其人功德,皆至廣至大,不可以尋常算數計。何以故。佛力無邊,善拔諸苦。眾生無量,聞法為難。今作此印造功德者,開通法橋,宏揚大化。遍施寶筏,普濟有緣,其心量之廣大,實不可思議。故其功德之廣大,亦複不可思議也。敬本諸經所說,略舉十大利益。” (一)從前所作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亦得轉輕。 (二)常得吉神擁護。一切瘟疫水火寇盜刀兵牢獄之災,悉皆不受。 (三)夙生怨對,咸蒙法益,而得解脫。永免尋仇報復之苦。 (四)夜叉惡鬼,不能侵犯。毒蛇餓虎,不能為害。 (五)心得安慰,日無險事,夜無惡夢。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雖無希求,自然衣食豐足,家庭和睦,福壽綿長。 (七)所言所行,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誠愛戴,恭敬禮拜。 (八)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 (九)永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 (十)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聞法。直至三慧宏開,六通親證,速得成佛。 現如今,是物質文明發展極為豐富的時代,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衣食住行都變得非常容易。依靠這樣的福德,我們有可能在短短幾年中就完成古德數百年艱苦努力的事業。在這個追逐物質享受逐漸代替提升精神力量的時代,造業容易,積累功德亦容易!共同放生,每人可獲得全部放生的功德;共修經咒,我們可以獲得所有念誦數量的功德;共同建造佛塔,每個人可以獲得完整建造一座佛塔的功德;共刻大藏經,我們則可以每人獲得鐫刻完整大藏經的功德! 這海量的功德,無盡的加持,縱是佛陀化身無數,歷經百劫,亦不能宣說窮盡!經未成時,善念先動,諸佛菩薩慈悲加持,護法善神鼎力護持,令念念增上直至圓滿。 經若成時,一切諸佛菩薩讚歎隨喜,無量天人,鬼神,護法,晝夜守護,轉繞,無數信眾虔誠禮拜,如海功德不斷彙聚,如同無價明珠,如同珍貴滿願寶,承辦一切善行善願,究竟獲證解脫,畢竟成佛! 漢藏兩地的石刻大藏經 漢地的石刻大藏經以房山石刻最為著名,自魏武周武先後滅法,釋門弟子感書籍之易毀,相率鑿石磨崖,刻鐫經典,以圖永久。如泰山石經峪之金剛經,武安縣響堂山之北齊唐邑刻經,山西太原西南風峪石經,河南寶山靈泉寺靈裕刻經等是也。而碑石之多,歷時之久,當以房山石經為最。石經凡有九室,開者有一,名曰華嚴堂,又稱雷音洞,經石嵌於四壁,可得而睹,皆最初琬公所刻也。其餘八室,石戶封錮,不可得啟,于石戶格子間約略窺其中,大小經石雜亂充滿,近前一二石可見其經名,皆遼金續刻者也. 鐫刻石經不易,房山石刻肇始于隋大業,繼成于金天眷,其間諸多高僧大德,居士,信眾,乃至皇室皆鼎力相助,眾志成誠,嘔心瀝血,前後歷經七百餘年,為保存經典,利益後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刻經之始,因役匠眾多,道俗往來,欲於岩前造木佛堂莊食堂寢室,而憂愁木頭瓦片難以湊齊,又恐分費經物,故未能起作。忽然一夜暴雨,雷電震山,明旦既晴,乃見山下有松柏數千株,為水所漂,流積道次,山東少林木,松柏大稀,道俗驚駭,不知來處,推尋蹤跡,遠自西山,崩岸倒木,漂送來此,於是遠近嘆服,謂為神助。苑乃使匠擇取其木,餘皆分與邑裡,邑裡喜悅,而共助造堂宇,頃之畢成。感歎佛法威力之廣大,加持之迅速不可思議。 藏地石刻多以觀音心咒六字真言為主,稱為瑪尼堆,嘛呢是梵文佛經《六字真言經》的簡稱,瑪尼石堆則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的瑪尼石堆砌而成。“瑪尼石”名稱的由來,是取六字真言中第二、第三兩字而來。藏傳佛教把這六字真言看作了佛教經典的根源。六字真言又稱“六字大明”,在漢文中譯音就是有名的“嗡嘛呢叭咪吽”,是佛教的“根本真言”。 而石刻佛經則和瑪尼堆相近,是用金屬等工具將大藏經鐫刻在石頭上的一種特殊的經書形式,又稱石頭書。在藏族地區,人們又形象地稱其為“多卡“或“多讓”,意為“石經牆”。這是因為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石板兩面鐫刻經書後,按一定規則或順序重疊而成,遠處望去,猶如一堵城牆,故名之。在藏族人的傳統思想觀念中,石頭是世界上唯一不浸濕、不生銹、不腐爛、摧不破、搗不毀,並象徵永存的堅硬物質,把佛經鐫刻在石頭之上,佛法將會同大自然一起永久留存,並為世間一切有情眾生帶來和平、安寧和福祉。只要此佛經存在,佛法慧命就能相續不斷,眾生就有解脫成就的希望! 【注】藏文大藏經簡介 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典籍彙集起來編成的一部全集。起初叫作“一切經”,後來定名為“大藏經”。佛教自7世紀初由漢族地區、印度和尼泊爾分別傳入西藏後,在松贊干布執政時,曾派人到印度學習梵語,學成歸來,隨即用以翻譯部分佛教經典。8世紀時,在“師君三尊”的倡行下,佛教在西藏得到很大的發展,興建了桑耶寺,創辦了譯場,分別從漢、梵文中譯出佛教典籍4000多部,並編寫目錄,藏文大藏經的內容基本形成。 藏文大藏經全藏分為《甘珠爾(佛語部)》和《丹珠爾(論疏部)》兩部分。《甘珠爾》包括經(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言教)、律(佛所制的僧團戒律)、論(關於教理的解釋和研究的論著)三藏和四續部,大致分為律、般若、華嚴、寶積、經部、續部、總目錄七大類,是釋迦牟尼佛的言教。釋迦牟尼佛示寂後經他的弟子們六次結集、記誦而成。《丹珠爾》主要是印度、西藏佛教大師、學者、譯師對《甘珠爾》的注疏和論著的集成,包括:讚頌、續部、般若、中觀、經疏、唯識、俱舍、律部、本生、書翰、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修身部、雜部、阿底峽小部和總目錄等18個部分。據統計,藏文大藏經(德格版)共收佛教經籍4569種。除佛教經、律、論外,尚有文法、詩歌、美術、邏輯、天文、曆算、醫藥、工藝等。 藏文大藏經歷代有許多不同的刻板,不同版本數量也不一樣。《甘珠爾》在104至108函之間,《丹珠爾》在213函至216函之間。內容有差異,部數各不相同,《甘珠爾》在1108部至1114部之間,《丹珠爾》在3461至3559部之間,德格版藏文大藏經共有21萬余塊印版。
問題-1

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答案-1

問題-2

 解答……

問題-3

 解答……

問題解答

* 必須填寫